新闻中心News
PG电子app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成效显著 上市公司赋能种业振兴
12月10日,农业农村部就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情况举行发布会。据介绍,2021年3月,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、各有关部门启动了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。目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,普查成效显著。PG电子平台 专家表示,种质资源作为育种创新的根基,将其优势转化为创新与产业优势才是关键所在。当前,多家种业上市公司积极布局,助推种业振兴。 在发布会上,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刘莉华表示:“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内容,资源普查是‘三年打基础’的首要任务。” 在普查范围上,刘莉华介绍,此次普查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。农作物以县域为单位对2323个农业县展开全方位普查,涵盖前两次普查未涉及的332个农业县,填补特殊区域空白;畜禽以行政村为单元摸排62.5万个行政村,针对青藏高原区域重点调查;水产以养殖场户为重点,实现对92万多个养殖主体的全面普查。 普查成效显著。数据显示,农作物新收集13.9万份资源,99%为传统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;畜禽全面查清家底,新发现51个地方品种资源,采集107万份遗传材料,抢救61个濒危资源,原有品种未减且找回10个曾灭绝品种;水产摸清状况并采集12万份遗传材料。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刘旭表示,此次普查意义重大。新收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6.3万余份,大豆资源近万份,杂粮杂豆资源丰富,稳固粮食安全资源基础。普查还挖掘出高价值优异资源,6238份已用于育种创新与产业开发,如湖北“白马牙玉米”、四川“小金花核桃子”等,为种业创新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,有力推动种业振兴迈向新高度。 “种质资源作为育种创新的根基,将其优势转化为创新与产业优势才是关键所在,当下有三项关键工作亟待推进。”刘旭介绍。 资源鉴定与挖掘工作正在开展。刘旭表示,当前专家组对国家库保存资源进行规模化基因型与表型鉴定,已成功挖掘出如高油高产大豆、耐密高产及抗旱宜机收玉米、短生育期油菜、抗赤霉病高产小麦等优质资源,并应用于育种创新。未来还将联合省级种质资源库、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,构建全国性鉴定评价体系,拓展鉴定范围,为育种单位和企业输送更多优良种质与基因资源。 强化资源改良与创制。现存资源多为传统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,虽蕴含丰富优异性状与基因,却因是异质性群体、遗传累赘多而难以直接用于育种。鉴于资源改良的长期性、PG电子平台高投入与低收效,育种者多不愿涉足。今年专家组已启动种质资源改良计划,率先从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切入,旨在突破种质资源瓶颈,自主创制优质品种,为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筑牢根基,后续还将逐步推广至大豆、油菜等重要农作物领域。 推动资源共享与利用至关重要。“我们每年大量分发共享种质资源,服务众多育种单位和企业,并出台共享利用办法,发布资源目录,公开推介耐盐碱种质资源,育种单位和企业可通过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便捷查询。”刘旭表示,当下专家组正开展资源登记工作,PG电子平台鼓励各界登记资源信息,实现统一身份管理,方便育种者全面了解资源详情,促进资源的高效查询与获取,从而加速种业资源优势向创新与产业优势的深度转化,推动整个种业蓬勃发展。 当前,种业振兴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任务。记者梳理发现,多家种业上市公司在多方面取得实质进展。 隆平高科专注杂交水稻,新育品种在产量、抗性上有所进展,试验田数据可观。隆平高科表示,公司不断加大科研力度,联合院校探索基因编辑等技术,拓展海外市场,向亚非等地输出稻种与技术,从创新与市场双维度推动种业发展。 登海种业表示,公司玉米品种耐密植、抗倒伏且脱水快,利于高产丰收。当前公司正构建严谨的生产与质控体系,利用信息化提效,并深入基层培训农户掌握种植技术,助力玉米产业升级,为乡村种植业进步贡献力量。 荃银高科在转基因水稻育种方面有所突破,抗虫耐除草剂性能良好。荃银高科表示,公司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,共建产业生态链,且投身乡村振兴基层项目,在欠发达地区建繁育基地,以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,促进乡村农业产业升级。 开源证券研报表示,随着转基因种子种植扩面提速,未来行业“马太效应”或将更加显著。在行业供需趋于平衡的背景下,传统种子行业长期呈大品种化、差异化趋势发展,品种优势将进一步放大,头部种业公司更有能力提供优质品种,在玉米、水稻种子领域的优势会进一步显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