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News
PG电子太谷衡荣农场:打造生态农业新标杆
二月二,龙抬头。3月1日,晋中市太谷区衡荣生态农场迎来一批特殊“客人”——来自全省的百余名农业从业者、文化学者齐聚于此,参加“寻找特色品味美食系列活动”2025年第三站“寻找山西特优农产品、品鉴有机旱作新成果暨耕读生活教育、生态乡村建设”主题研讨活动。 “土地养人,人更要养土地。”衡荣生态农场负责人贺建增向大家介绍说,“十年前这里还是‘化学农业’的典型,现在我们用生物堆肥、轮作休耕让土地‘活’了过来。”衡荣生态农场位于晋中市太谷县,起初这里是一个废弃的园区,遍地野草比人还高,2007年农场进驻之后,贺建增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,通过生物堆肥、轮作休耕等技术,这片土地重获生机,恢复肥力。经检测,这片土地硒含量现已达到普通农田的3倍,产出的黑小米、藜麦等杂粮已列入“晋”字号特优农产品。 衡荣生态农场是以“健康”和“环保”为主题,致力于建设有机生态产业链的生态科技企业。在原平、太谷、朔州、五台拥有4个生产基地,在繁峙、夏县、五寨带动3个紧密合作生产基地。通过多年的努力,衡荣公司探索出了一条植物动物菌物有机生态产业链生态恢复模式,选择适宜在生产基地生长的地道药材品种和杂粮品种(谷子、苦荞、玉米、糯玉米、豆类等)进行倒茬轮作,种植产品进行加工销售,秸杆和产地的树木枝条和落叶腐土(这样还可以减少火灾隐患)作为食用菌原材料、PG电子平台养殖(主要是羊和牛)的饲料和沼气的原料,菌渣作为养殖饲料和种植的有机肥料,养殖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或沼气原料,沼渣还田作有机肥料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、PG电子平台农药、除草剂、生长调节剂等,珍惜每一种传统种子,拒绝使用转基因物种。整个产业链不产生任何垃圾和废物,真正实现了有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生产模式。PG电子平台不仅不破坏和污染环境,还可以明显改善生产基地和周边的生态环境。目前,衡荣有机生态产业链模式已经在广大山区农村实现,并且在平朔露天煤矿复垦土地的生态恢复中成功实施,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。 活动现场,山西省国学文化研究会节庆文化研究基地、山西省微影协会影视创作基地、山西省硒产业协会试验示范基地三家单位向衡荣农场授牌。农场也将非遗扎染、二十四节气智慧融入生产,打造“农业+文化+科技”的立体融合发展模式。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农场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中,为全国农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。尤其在有机旱作技术推广、非遗文化传承、健康产业链构建等方面,其经验具有重要示范意义。应进一步推广此类“绿色样本”,以科技创新为引擎、以文化赋能为灵魂、以产业融合为抓手,让更多乡村在守护传统中走向现代化,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。